军事论坛丨聚力提升合成训练评估质效
合成训练评估,主要是对军兵种部队在合成训练阶段的军事训练水平和军种作战能力进行的整体性评价和估量。着眼合成训练实践发展,认清合成训练评估内涵特征,形成合成训练评估先进理念,把握合成训练评估内容重点,探索合成训练评估配套举措,从而有效提升合成训练评估质效,对于推动合成训练创新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随着练兵备战实践的深入发展和军事治理水平的逐步提升,合成训练评估的内涵外延得到进一步拓展,不仅要对训练效果,还要对训练组织过程、支撑条件等,进行全周期、多维度、常态化评估,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
以服务实战能力生成为根本。合成训练的目的是生成提高合同作战能力、跨军兵种协同行动能力,打造联合作战即插即用模块。训练评估作为合成训练实践的重要组成,必须要服从服务于这一目的,牢牢抓住“能战”这个关键,坚持打什么仗就评估什么,打仗要说明就重点检验什么,体系分析、逐层解构合成训练对象所要达到的能力状态,为训练评估立起方向靶标。
以衡量合成训练水平为关键。训练水平是反映合成训练质效的重要标志。训练评估作为训练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合成训练实践起到度量、评价、诊断、预测、调控作用,并综合反映训练结果、管理过程和支撑条件等情况。其中,训练结果体现训练质效的高低,管理过程体现训练效益的好坏,支撑条件体现训练保障的优劣,以此为组训者立起管的依据,为受训者立起训的标准。
以协调内外因素关系为保证。合成训练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唯有相互密切关联、协调运转、综合作用,才能确保评估活动顺利实施和效果达成。评估时既要确保评估对象、评估内容等内部因素相协调,使训练评估体系整体联动、顺畅运行;又要确保评估与训练目的、内容、方法、条件等外部因素相对应,使评估活动与战训活动密切对接、良性互动,从而为提升练兵备战质效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合成训练评估,应坚持与备战打仗要求相一致、与训练组织形态相匹配、与部队训练实践相结合,强化系统思维,拓展研究视角,形成引领发展、先进管用的评估理念。
战训评一体。战是训的牵引,训是战的预演,评是对战和训的校验。只有将合成训练评估真正融入战训链路,才能实现战训评一体推进。要结合部队作战任务,逐层解构作战能力标准,厘清战的需求;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将作战能力标准转化为各类对象所要达到的状态,立起训的标准;按照工程化思维和路线图方法,设计绘制评估体系架构,搭建评的框架;紧扣衡量“战的能力”与“训的水平”关键要素,确定不一样的层次领域评估内容重点,标定验的重点。
内外部关联。作为合成训练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训练评估活动影响广泛而复杂,不仅需要训练评估内部各要素紧密衔接、协调作用,更需要与战建备一体协作推进、相互支撑、共同发力。要统筹协调训练评估内外部相关因素及领域,使训练评估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指标、保障等相互匹配,推动评估活动与战建备相辅相成,真正的完成以评验战、以评促建、以评强备。
多维度评估。合成训练评估涉及合成训练的多个要素、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和多项活动,如仅从单一维度实施评估,难以达到科学评估、精确评估的目的。要区分评估活动性质、主要层级领域、系统构成要素、组织实施过程、评估管理功能等,从多重维度分类评估,然后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综合集成评估结果,确保训练评估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覆盖面。
提升合成训练评估质效,关键是要清楚“评什么”。要紧盯合成训练新模式、新要求,区分训练结果、过程和条件,分级分类分域系统模块设计评估内容体系,科学确定评估重点,确保训练评估的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
结果评估重在评训练质效。着眼检验合成训练对联合训练的支撑程度,以合成训练的完成度、优良率为主要指标,重点评估兵种部队战术训练、军种合同训练、跨军兵种编组训练、军兵种互为条件训练等质量效益。军兵种内部编组训练评估,一般依据各军兵种进行;跨军兵种编组训练评估,通常依据相关法规专项制定评估内容,突出战术级联合作战行动效能评估。
过程评估重在评组织运行。着眼检验合成训练组织运行对能力生成的保障作用,以合成训练的战训耦合度、组织规范度、运行稳定度为主要指标,围绕“需求论证—计划统筹—组织实施—考核评估—成果转化”训练管理链路,重点评估合成训练组织运行效率。对训练决策管理层,重点评估能力标准制定、战训耦合设计、任务统筹协调、资源共享调配、成果推广应用等情况;对任务执行层,重点评估训练任务落实、方法运用、协调组织、考评组织等情况。
条件评估重在评建设运用。着眼检验基础条件支撑和科技赋能增效作用,以合成训练条件的支撑度、配套度、先进度为主要指标,根据合成训练组织实施特点要求,围绕场地环境、网信体系等类别,重点评估合成训练条件建设与运用情况。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训”,注重加强针对条件建设运用短板弱项的指向性评估,加强对跨军兵种联合训、虚实结合平行训、实兵对抗检验训等重难点的支撑性评估,加强对先进的技术转化运用的贡献力评估。
训练评估事关合成训练质量效益,要强化体系设计,创新评估手段,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各层次各领域同向发力、高效推进。
突出战训耦合的体系衔接设计。聚焦指挥体系运行效能和关键行动实战能力,搞好评估的体系设计和相互衔接。一是校准作战需求,分级分类分析不同部队的作战能力需求,对应不同训练阶段和训练类型解构训练标准,确保训练评估活动始终贯穿战训要求。二是遵循训练规律,按照综合评估和专项评估两种方式,区分训练层次、训练阶段、训练要素等维度构建评估体系,确保训练评估与合成训练实践发展紧密衔接。三是着眼顺畅高效,最大限度地考虑训练评估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制约,理顺相互关系,消除矛盾问题,实现训练评估体系协调一致、顺畅运行。
研发智能先进的训练评估系统。合成训练评估单靠人工判断、定性分析、逻辑推理是远远不足的,要发挥先进的技术赋能增效作用,提高评估质效。首先,要坚持一体统筹建设,综合集成评估内容生成、评估信息采集、结果智能分析等功能模块,发挥系统支撑的整体效能。其次,要理清系统研发路径,按照“逻辑一体、人机交互”思路,采取理清需求、设计结构、确定模块、完善数据、试用完善的步骤推进系统建设。再次,要强化先进的技术运用,以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运用为重点,创新研发训练评估系统的内容生成模型、智能引导、数据池等功能,提高系统运用效率。
建立高效规范的评估制度机制。着眼高效发挥训练管理功能,统筹兼顾各层次各领域合成训练评估实践,及时掌握情况、深入查找问题、动态调整完善,确保评估成果运用。其一,建立定期监控机制,实时搜集掌握评估实施情况。其二,建立常态检查机制,重点检验对不同训练层次、训练阶段、训练要素等方面的评估实践效益。其三,建立动态完善机制,按照定期分析矛盾问题、定向研提改进措施、定时督导检查问效的思路,动态完善评估内容体系,更新评估指标标准,创新评估方式方法,确保合成训练评估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